信条

Is Footwashing necessary for salvation?

尽管许多基督教教会并不常将洗脚礼视为得救的必要实践,但我们相信圣经指明了其必要性

Anonymous

|

34 分钟阅读

洗脚礼:一个有争议的圣礼

洗脚礼是真耶稣教会的圣礼之一。这也是最难让其他基督徒明白其重要性的圣礼之一。它是我们十条信仰要义中的第六条。洗脚礼使人得以在属灵上与主耶稣有分,也不断提醒我们要有爱心、圣洁、谦卑、宽恕和服事的心。在接受水洗礼之后,信徒必须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接受洗脚礼。

虽然今天在许多基督教会中,洗脚礼有被实践,但很少有教会接受它与救恩之间的关联与功效。许多教会在“耶稣受难日”前的那一周举行洗脚礼,是为了效法耶稣基督所展现的谦卑与爱心。

但是真正认为洗脚礼是进入救恩的重要教导,并加以实行的教会,却屈指可数。

圣经如何教导洗脚礼?

约翰福音13章1至15节是圣经中唯一一段关于洗脚礼的详细记载。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 就离席站起来脱了外衣,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

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

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

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 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

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 “我向你们所做的,你们明白吗?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得不错,我本来是。 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我给你们做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作。”

为什么人们说洗脚礼与得救无关?

在三项圣礼中,洗脚礼是最难让其他基督徒相信与得救有关的一项。他们的观点主要建立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圣经中只有一节经文强调了洗脚礼的重要性,这节经文出现在(约翰福音13:8):”耶 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2.与多次在使徒行传中提到的水洗与圣灵相较,洗脚礼在使徒行传中并未出现,也没有其他记载表明使徒们按照主耶稣的吩咐实行了洗脚礼。

3. 许多人将(约翰福音13:1-2)理解为耶稣在教导谦卑、牺牲与对犹大(出卖他者)的爱,而非将其视为关乎得救的教导: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的心里)。

他们引用圣经中关于耶稣来是服事人、而不是受人服事的经文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其中一节经文是(腓立比书 2:7-8),使徒保罗提到耶稣“ 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他们认为“奴仆的形象”这一行为与(约翰福音第13章)的情景相呼应。

洗脚礼也在其他方面受到质疑,例如以下观点:

“得救不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吗?你们为什么要添加这些仪式来败坏基督的单纯,就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1:3)中所说的?”

洗脚礼只是象征性的,因为人的罪在受洗时已经被洗净,所以此时已无洁净与不洁的问题。

1. 如果洗脚礼与得救有关,那为什么是在最后的晚餐中设立,而不是在受洗之后立即实行?如果它如此重要,为什么没有更明确的时间点强调其必要性?

耶稣为门徒洗脚是为了预备他们去传平安的福音,正如以赛亚和保罗所说:“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马书 10:15)

(约翰福音 13:17)写道:“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 如果这只是一个祝福,那怎么可能与得救相关?

在旧约中,洗脚是一种日常活动,也是社交与宗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被视为常规习俗。

旧约怎么记载关于洗脚的道理?

雅歌 5:3 当心爱的人敲门时,书念女子说:“我洗了脚,怎能再玷污呢?”

撒母耳记下 11:8 大卫吩咐乌利亚,巴士巴的丈夫,回家去洗脚,准备睡觉。

创世记 18:4 亚伯拉罕接待客人,并让他们有水洗脚。

创世记 43:24 约瑟的兄弟们被提供水洗脚。

从旧约中我们可以看到,洗脚的行为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交习惯密切相关。睡觉前洗脚,给客人水洗脚作为好客的表现,另外,在宗教实践中,当亚伦的子孙被命令用铜盆洗手洗脚,这也记录在《出埃及记》中。

新约关于洗脚还有什么其他描述?

除了约翰福音13章之外,新约中还有一些关于洗脚的例子。

路加福音7:44 耶稣进入一个门徒的家,但没有人给他水来洗脚。相反,一个不配的女人走来,洗了耶稣的脚。

提摩太前书5:9-10 这段经文提到,妇女为圣徒洗脚的事。

通过这些例子,许多人相信洗脚纯粹是习俗,是一种仪式性的洁净,如今已经不再需要了。

洗脚在使徒时代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使徒时代之后,关于洗脚的记载非常少。

1世纪到2世纪

一位名叫特土良的人是唯一提到洗脚的人。

3世纪

另一位名叫奥利根的人反对洗脚的做法,认为这不应被字面上延续下去。

公元300年

在埃尔维拉公会议期间,做出决定不再鼓励洗脚的实践。米兰的圣Ambrose反对这一决定,因为他认为洗脚具有圣礼的重要性。当时在米兰的教会,洗脚是与洗礼一起进行的。

4或5世纪

希波的奥古斯丁表示,洗脚象征着非致命性罪恶的去除。

在早期世纪,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教会,如非洲、德国、米兰和爱尔兰,实践过洗脚。

大约11至12世纪

爱尔兰的教会废除了洗脚的做法。

16世纪

我们非常熟悉马丁路德。他并不是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的发起者,而是受到像扬胡斯这样的人的影响。当胡斯派试图进行彻底的改革时,他们开始恢复许多自使徒时代以来失传的做法,洗脚就是其中之一。

从圣经和历史记载来看,如果洗脚不是与救赎相关的重要实践,那么像米兰的Ambrose这样的人就不会认为它与救赎相关并且是洗礼的一部分。是的,确实有许多人反对洗脚的做法,尤其是当他们认为洗脚只是象征性的教义时。

即使有些教会以非常象征性的方式实践洗脚,他们也会让教会的领袖为某些人进行洗脚。

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圣经时,我们是否能够看到这个与我们救赎相关的实践的重要性呢?

为什么洗脚与我的救恩有关?

约翰福音13:1-15是唯一关于洗脚的记录。虽然只提到一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或是最不重要的。

今天下午,我想和大家分享三点,展示洗脚如何与我们的救恩有关。

约翰福音13:8

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

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根据彼得的理解,应该是学生为老师洗脚。即便耶稣基督是这家之主,水应该给彼得,让他洗自己的脚。然而,耶稣基督此时所做的,并不是传统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希腊词“份”(‘meros’),意思是拥有一份、拥有一部分。

因此,(约翰福音13:8)表明,洗脚不是一个象征性的行为。

拥有一份或一部分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尝试收集一些使用希腊词“meros”的经文。

"Meros" 的物理方面

[注意:下划线的词是使用希腊词“meros”的地方。]

路加福音15: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约翰福音19:23

兵丁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里衣。

以弗所书4:9

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吗?

这指的是这个世界的物理份额。

首先,当我们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时,这遗产属于父亲,是整体的。那件衣服本来是整体的,属于主耶稣基督,之后他们把它分成了几部分。

"Meros" 的比喻意义

路加福音11:36

若是你全身光明,毫无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灯的明光照亮你。

这是一个修辞手法,解释了我们不属于黑暗,也与黑暗没有关系。

哥林多前书12:27

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

《新美国版圣经》中的英文是“individual”(个体),但在希腊文原文中说的是“你们是基督的身体,并且是身体的一部分。”这并不是指个体或分开的部分,而是指作为身体的一部分。

以弗所书4:16

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每一个部分都与整个身体有关。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希腊词“meros”指的是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即使你已经洁净自己,接受了洗礼,洗净了你的罪,能够来到耶稣基督面前,接受他所应许的生命,耶稣基督仍然会说:“你与我无份”,因为你不是基督身体的一个部分。你是否能够成为耶稣基督所应许的生命的一部分?

耶稣基督说我们必须成为他的一部分。

为什么呢?

哥林多后书4:11

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

今天,如果我们与主耶稣基督有份,我们就能够拥有耶稣基督的生命,并且在我们的身体中显现出来。洗礼使我们进入了这生命。然而,洗脚使我们成为这生命的一部分。

为什么这个“部分”如此重要?

因为在审判日,神会考虑我们再生选择属于哪一部分,并决定我们的命运。

启示录21:8

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

罪人将在审判日参与永远的惩罚。

启示录20:6

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他们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我们在洗礼中有份于第一次复活。如果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在神的恩典中,那么第二次的死——永恒的惩罚——将对我们没有权柄。

启示录22:9

他对我说,千万不可。我与你,和你的弟兄众先知,并那些守这书上言语的人,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

我们是否在遵循这书上的话语?

启示录22:19

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今天,我们是否能理解成为主耶稣基督整体身体一部分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在他所应许的生命中有份,我们就不会在审判日与永恒的惩罚一同进入地狱吗?

如果我们还是不明白怎么办?

约翰福音13:7

耶稣回答说,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如果这只是关于谦卑和服侍的象征性教义,为什么耶稣基督告诉彼得,他现在无法明白,但过后会明白呢?

保罗说,神以卑微的形象来到世上服侍人。如果这是关于谦卑,我们已经看到主自己降卑为人,洗门徒的脏脚。

约翰福音14:26

“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 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

并非耶稣基督的所有教义都是直接明了的。 有些是比喻,耶稣基督需要向门徒解释;有些是与救恩相关的圣礼教义,需要更多的努力去理解。

(约翰福音6:53)中,耶稣基督告诉门徒,他的身体可以吃,血可以喝。第一次听到耶稣说这话的人认为他疯了,因为这是一句难以理解的教义。因此,他们决定不再跟随他。

圣餐和洗脚的圣礼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它们并不像我们所解读的那样简单。我们需要有耐心,因为耶稣应许赐给我们圣灵,真理的圣灵。

约翰福音14:17

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约翰福音15:26

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真理的圣灵为耶稣基督的教义作见证。因此,门徒们必须等候圣灵降临,才能理解这些圣礼。

当我们不理解某件事时,我们往往会立刻拒绝它,并将其视为异端。但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门徒们无法理解耶稣基督关于洗脚和圣餐的教义,他们仍愿意相信耶稣基督的话语,并因着他们纯洁的心灵,遵守他的教导。

当门徒们接受了圣灵时,真理的圣灵使他们想起了耶稣基督所教导的一切。

为什么我们有义务遵守基督的洗脚命令

约翰福音13:14

“我既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应当彼此洗脚。”

这是耶稣基督给门徒的命令,他为他们和我们设立了榜样。

希腊词“ought to”是“ofeílo”,它的意思也可以是“欠”,意味着我们有责任偿还已经欠下的债务。因此,我们有义务履行我们所欠的责任。欠债意味着我们在道德和法律上都必须履行这一义务。

马太福音18:28, 30, 34

“那仆人出去,遇见他的同伴欠他十两银子币,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 主人的怒气发作,把他交给掌刑的,等 他 还清了所欠的债。

在这段经文中,“欠”的词语与圣经中使用的希腊词相同。

马太福音23:16, 18

“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

“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

在这些经文中,“obligated”(应当履行)的意思与希腊词“ofeílo”相同。

路加福音7:41

“耶稣 说 ,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

这些例子中使用的希腊词“ofeílo”都与“欠某物”相关,并且它们与必须履行的义务有关系,包括马太福音23:16、18中提到的“在圣殿上起誓”的例子。

路加福音17:10

“这样,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

耶稣基督告诉门徒,在执行他的命令时不应期待任何感谢,因为他们只是无用的仆人,承担着道德和法律上的责任。

约翰福音19:7

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神的儿子。

在这段经文中,“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 是根据律法的背景使用的,因为他们受律法约束,必须按照律法履行义务。

罗马书15:1, 27

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

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如果我们是一家人,属于同一个家庭,我们就有责任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在道德上也有义务互相帮助,担当彼此的重担。

希腊词“ofeílo”在第27节中也有使用,意味着“欠”或“负有责任”。

结合上述所有例子,我们应当意识到耶稣基督在约翰福音13章中提到的洗脚命令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当他告诉我们必须这么做时,我们是有义务去执行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轻视的教导,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决定做与不做的事情。

结论:洗脚是一个重要的圣礼

在我的讲道中,我列举了许多从早期基督教到现今的例子,展示了人们如何劝阻洗脚,他们淡化了这个圣礼与救恩之间的关系。这并非因为他们不理解约翰福音13章,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神的圣灵来引导他们进入一切的真理。

没有圣灵和启示,我们就无法确认洗脚的圣礼与救恩的关系。我们必须等待接收圣灵,才能理解神的奥秘。

当我们执行洗脚时,我们与耶稣基督成为一体。

洗脚的圣礼不仅仅是约翰福音13:16-17中提到的一个祝福。

马太福音28:20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阿门。

如果我们遵守耶稣所吩咐的一切,他就会一直与我们同在,直到这个时代的结束。

洗脚是我们十条信条中的第六条,它非常重要,因为它使我们与主耶稣基督有份,并教导我们爱、圣洁、谦卑和宽恕。这两个部分应该视为一个整体,而不应赋予不同的优先级。如果我们试图将教义和圣礼的效能分开,就会贬低洗脚圣礼的重要性。

我们执行洗脚圣礼,同时提醒我们的成员保持圣洁。当我们这样做时,耶稣基督将永远与我们同在,直到这个时代的结束。

今天,我们可以为我们的信仰提出很多神学上的论点。 最终,是否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把这些放在心中,是由我们决定的。如果我们开始拒绝或怀疑那些我们不理解的事情,或者从一开始就觉得难以接受,那么我们就没有给圣灵机会,让我们在稍后的时候理解这些教义。

如果有些事情我们不理解,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心里,求圣灵引导我们理解这些圣礼。

相关话题

相关内容

我是否可以到任何教会去?

我是否可以到任何教会去?

今天,基督教界中有众多教派,而这些教会也与使徒时代当时所设立的教会大为不同。各教派对于圣经的解释各有其说。对于大部分基督徒而言,这些分歧并不重要。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所有的教会,都是基督身体的一份子。因此,他们相信只要成为了基督徒,就可以得救。曾经有一回,我邀请了一位基督徒朋友到教会来。他不解地跟我说,“但是。。。我。。我已有去教会,你怎么不去邀请其他非基督徒呢?” 真的说我们一旦成为基督徒,无论到哪一个教会去都能够得救吗? 所有的教会真的都是基督身体的一份子吗?一些基督徒就持有这种观点。因此他们认为无论到哪个教会去都无妨。 “又 将 万 有 服 在 他 的 脚 下 , 使 他 为 教 会 作 万 有 之 首 。教 会 是 他 的 身 体 , 是 那 充 满 万 有 者 所 充 满 的 。” 弗一22-23 “他 也 是 教 会 全 体 之 首 。 他 是 元 始 , 是 从 死 里 首 先 复 生 的 , 使 他 可 以 在 凡 事 上 居 首 位 。” 歌一18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基督为教会的元首 - 这是圣经中教导的概念。圣经也进一步记载到: “身 体 只 有 一 个 , 圣 灵 只 有 一 个 , 正 如 你 们 蒙 召 同 有 一 个 指 望 。一 主 , 一 信 , 一 洗 ,一 神 , 就 是 众 人 的 父 , 超 乎 众 人 之 上 , 贯 乎 众 人 之 中 , 也 住 在 众 人 之 内 。” 弗四4-6 这些章节清楚记载只有一体、一主、一信、一洗、一神。但这是否是今天所有基督教所相信的呢? 我们是否能够说我们今天只有一个洗礼?不同的教会对于洗礼的教导各有其说。一些教会赞成婴儿洗礼,一些却反对。而每个教会对于进行洗礼的方式,还有洗礼是否与得救有关,看法也有所分歧。这是否还可被称为在基督身体里的“一洗”? 这就让我们来到圣灵的议题。在五旬节那天,神藉着圣灵的能力设立了教会(使二)。在使徒行传,我们也清楚看到圣灵如何带领使徒们(使十六6)。主耶稣曾说,圣灵就是真理的灵: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 约十六13 若所有的教会都是由同一个圣灵所带领并设立,那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版本的“真理”? 就如之前所提,不同的教会对洗礼有不同的见解。其他不同之处包括对说方言的解释。一些教会说方言,一些教会不说方言。不说方言的教会声称如今已没有说方言之事。一些教会在安息日聚会,并把该日守为圣日。而大部分的教会则在星期日聚会,并声称在安息日崇拜并不重要。这些相互矛盾的讯息难道都是来自同一个圣灵,来自真理的灵吗? 这就让我们来到下一点:一信。若我们在教义上有那么多不同之处,我们是否还可以说我们是一信的呢? 一些基督徒争辩说我们确实是一信的。因为我们相信同一位赏赐救恩给我们的主耶稣。所以,这些在教义上的差异并不重要。而很多人都引用这为理由,认为既然如此,那自己到哪一个教会去崇拜都无所谓。他们也常引用以下的章节为依据: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约三16 没错,圣经确实有记载信耶稣可以得救。但我们是否因此就否认圣经中其他的记载?难道圣经对于得救之事,就只有这个记载吗?耶稣在马可福音十六16不也说了,人必须受洗才可得救吗?难道就因为双方都信耶稣基督,即使一方相信得救必须受洗,另一方相信得救不需要受洗,我们都认为双方是出于一信的吗? 当加拉太人被迫要遵守犹太律法,包括行割礼,保罗特别警告他们要持守纯正的话语。从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保罗多看重福音的独一性。 我稀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 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 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加一6-9 我们来看看主耶稣曾说过的话。这也许会让一些人觉得很震惊: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 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太七21-23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虽然有些人已信主,但主耶稣却不拯救他们!若我们真相信耶稣在此所说的,我们就能清楚意识到,一个人并非相信耶稣、承认耶稣,就可以得救。 若我们说我们信耶稣,却不信祂所说的,比如,祂对于洗礼得救的教导,那我们是否真正相信了祂? 这就让我们来到最后一点:一体。若所有的教会都是圣灵所设立,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同版本的教义。这些不同的信仰,不可能都被视为一信,被统称为“相信耶稣基督”。如保罗所说,只有一个福音。只有一个完整的真理让人得救。若耶稣在圣经中只教导了我们一个有关得救的讯息,这个讯息岂不应该是由圣灵所启示,而不是按人意来解释吗? 而教会所扮演的角色则是要持守这个真理!如保罗所说写到: “ 假如我来迟了,你也可以知道在 神的家里应该怎样行。这家就是永活 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提前三15 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换句话说,教会是有责任持守真理的。若这些教会根本没有真理,那他们又怎么能被称为圣经中神的教会,基督的身体? 如以弗所书四章所记载,只有一信和一体。这意味着只有一个教会具有全备、拯救人的真理。若你到一个没有全备、让人得救真理的教会,一个不真正属基督身体的教会,你认为自己可以得救吗? 今天,真耶稣教会相信我们是神的独一真教会。我们所传的是全备的真理,是使徒们在圣经中所传讲的真理。真耶稣教会相信洗礼、洗脚礼和圣餐礼都是要得救,必行的圣礼。我们也守安息日,并相信领受圣灵即说方言,是得救的必备条件。而这些教义的相关章节,都记载在圣经中。而且也是圣经中,使徒们所信奉的同样的信仰。我们将不会在此文章中,详细阐述说这些教义。但您若有兴趣了解得救的真理,敬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应该施行婴儿洗礼吗?

我们应该施行婴儿洗礼吗?

一些人会争辩说因为婴儿不能独立思考并信主,所以他们不应接受洗礼。而为了支持该说法,他们就引用了腓利及伊索比亚太监的例子。在此例子中,腓利告诉太监只要他全心相信,就可接受洗礼(使八36-37)。 但是真耶稣教会相信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施行婴儿洗礼!虽说水洗是信心的表现,但这不仅是表明一个人的信仰,其中也蕴含着重要的属灵意义。就让我们从几个角度探讨。 首先,要得救,就必须接受水洗。耶稣就命令门徒要传福音,为众人施洗。这说明了得救与水洗是有密切关系的。 “信 而 受 洗 的 , 必 然 得 救 ; 不 信 的 , 必 被 定 罪 。” 可十六16 一些人会争辩说让人得救的是信心,而并非水洗。但是彼得在彼得前书三21清楚说明洗礼能让人得救! “这 水 所 表 明 的 洗 礼 , 现 在 藉 着 耶 稣 基 督 复 活 也 拯 救 你 们 ; 这 洗 礼 本 不 在 乎 除 掉 肉 体 的 污 秽 , 只 求 在 神 面 前 有 无 亏 的 良 心 。” 彼前三21 洗礼之所以能让人得救,是因为藉着洗礼,我们才能有无愧的良心来到神面前。换句话,我们的罪因此得赦了!使徒行传二章38节和二十二章16节就印证了这点。 “彼 得 说 : 你 们 各 人 要 悔 改 , 奉 耶 稣 基 督 的 名 受 洗 , 叫 你 们 的 罪 得 赦 , 就 必 领 受 所 赐 的 圣 灵 。” 使二38 “现 在 你 为 什么耽 延 呢 ? 起 来 , 求 告 祂 的 名 受 洗 , 洗 去 你 的 罪 。” 使二十二16 从这些章节,我们可以看出,要得救就必须接受洗礼。因为藉着洗礼,我们的罪才可被洗去。圣经告诉我们死藉着亚当的罪进入了世界。而且因为众人都犯了罪,所以死亡临到众人!死亡是罪的结果。而因为亚当的罪行,众人都被定罪。 这 就 如 罪 是 从 一 人 入 了 世 界 , 死 又 是 从 罪 来 的 ; 於 是 死 就 临 到 众 人 , 因 为 众 人 都 犯 了 罪 。 罗五12 因 一 人 犯 罪 就 定 罪 , 也 不 如 恩 赐 , 原 来 审 判 是 由 一 人 而 定 罪 , 恩 赐 乃 是 由 许 多 过 犯 而 称 义 。 罗五16 所有人类一出世,就面临死亡。这就是我们心里罪的影儿。因亚当的罪,我们也理当成为了罪人,理应承受永刑。 换句话说,当一个婴儿死去,他也会承受永刑!因此,教会必须为婴儿施行洗礼,以洗去他们的罪。因为婴儿也一样需要救恩! 第二,我们是藉洗礼成为基督身体的一份子,成了一个身体。 我 们 不 拘 是 犹 太 人 , 是 希 利 尼 人 , 是 为 奴 的 , 是 自 主 的 , 都 从 一 位 圣 灵 受 洗 , 成 了 一 个 身 体 , 饮 於 一 位 圣 灵 。 林前十二13 你 们 就 是 基 督 的 身 子 , 并 且 各 自 作 肢 体 。 林前十二27 保罗也把基督的身体与救恩联系。他说耶稣基督已让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和好,在主里成了一个身体。 “既 在 十 字 架 上 灭 了 冤 仇 , 便 藉 这 十 字 架 使 两 下 归 为 一 体 , 与 神 和 好 了。” 弗二16 若没有水洗,婴儿则无法成为这已与神和好,基督身体的一部分,那他们又怎么能得救呢? 第三,新约的洗礼与旧约的割礼是相似的。 “ 你 们 在 他 里 面 也 受 了 不 是 人 手 所 行 的 割 礼 , 乃 是 基 督 使 你 们 脱 去 肉 体 情 欲 的 割 礼 。你 们 既 受 洗 与 他 一 同 埋 葬 , 也 就 在 此 与 他 一 同 复 活 , 都 因 信 那 叫 他 从 死 里 复 活 神 的 功 用 。” 歌二11-12 有趣的是,一个人若要成为神的百姓,他就必须先受割礼!因为这是成为神百姓,必须符合的条件。就连外邦人,若要成为神的选民,都必须守逾越节,并受割礼。 “但 不 受 割 礼 的 男 子 必 从 民 中 剪 除 , 因 他 背 了 我 的 约 。” 创十七14 “若 有 外 人 寄 居 在 你 们 中 间 , 愿 向 耶 和 华 守 逾 越 节 , 他 所 有 的 男 子 务 要 受 割 礼 , 然 后 才 容 他 前 来 遵 守 , 他 也 就 像 本 地 人 一 样 ; 但 未 受 割 礼 的 , 都 不 可 吃 这 羊 羔 。” 出十二48 从以上章节我们可看出割礼非常重要,也是要成为神选民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但行割礼的意义到底何在?这纯粹是一种形式或是有其律法上的作用? “ 并 且 他 受 了 割 礼 的 记 号 , 作 他 未 受 割 礼 的 时 候 因 信 称 义 的 印 证 , 叫 他 作 一 切 未 受 割 礼 而 信 之 人 的 父 , 使 他 们 也 算 为 义 ;又 作 受 割 礼 之 人 的 父 , 就 是 那 些 不 但 受 割 礼 , 并 且 按 我 们 的 祖 宗 亚 伯 拉 罕 未 受 割 礼 而 信 之 踪 迹 去 行 的 人 。” 罗四11-12 保罗解释说割礼是神赏赐亚伯拉罕,作为他因信称义的印 证!让他成为所有相信(但未受割礼)之人的信心之父。让那些已受割礼之人,可按他的踪迹去行!换句话说,割礼是一种印记。印证一个人是亚伯拉罕,信心之父的后裔。是与他一样,行在神的信心中的人。 那以色列人又是在什么时候受割礼呢?当他们只有八天大! “你 们 世 世 代 代 的 男 子 , 无 论 是 家 里 生 的 , 是 在 你 後 裔 之 外 用 银 子 从 外 人 买 的 , 生 下 来 第 八 日 , 都 要 受 割 礼 。” 创十七12 虽然这是信心的记号,但我们看到神命令以色列人在仅八天大的时候,就要受割礼。在这个年龄,新生儿不可能对神有任何信心的行为。但神希望这些孩子尽快成为祂的子民!既然洗礼在各方面与割礼相似,即:成为神百姓所需有的举动,也是对神信心的表现,那么我们岂可因婴儿太年幼,无法宣誓自己的信仰而不允许他们进入基督的身体? 圣经非常看重父母的信仰。以腓利比的禁卒为例,就因为他一个人的信心,让他全家得救。其中必定也包括他的孩子。 他 们 说 : 当 信 主 耶 稣 , 你 和 你 一 家 都 必 得 救 。 他 们 就 把 主 的 道 讲 给 他 和 他 全 家 的 人 听 。 当 夜 , 就 在 那 时 候 , 禁 卒 把 他 们 带 去 , 洗 他 们 的 伤 ; 他 和 属 乎 他 的 人 立 时 都 受 了 洗 。” 使十六31-33 我们也看到耶稣如何拯救大臣及迦南妇人的孩子。这都是凭着父母对耶稣的信心。 “那 大 臣 说 : 「 先 生 , 求 你 趁 着 我 的 孩 子 还 没 有 死 就 下 去 。 」 耶 稣 对 他 说 : 「 回 去 吧 , 你 的 儿 子 活 了 ! 」 那 人 信 耶 稣 所 说 的 话 就 回 去 了 。” 约四49-50 “ 耶 稣 说 : 妇 人 , 你 的 信 心 是 大 的 ! 照 你 所 要 的 , 给 你 成 全 了 罢 。 从 那 时 候 , 他 女 儿 就 好 了 。” 太十五:28 圣经也记载,教导孩子敬畏神,是父母的责任。 “ 你 们 作 父 亲 的 , 不 要 惹 儿 女 的 气 , 只 要 照 着 主 的 教 训 和 警 戒 养 育 他 们 。” 弗六4 “教 养 孩 童 , 使 他 走 当 行 的 道 , 就 是 到 老 他 也 不 偏 离 。” 箴二十二6 因此,只要父母有信心,信徒的孩子,即便还年幼,还无法明白何为信心,也能够接受洗礼。事实上,他们必须接受洗礼,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让他们的罪得赦!而洗礼之后,父母就有职责教导他们敬畏神,教导他们行在信心的道路上。 作为结论,让我们谨记耶稣所说的,“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可十13-16)。”让我们不要禁止孩子们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不要禁止他们得救。

约翰福音 第十三章(英文)

约翰福音 第十三章(英文)

It is often said that things done and said right before death hold immense weight and importance. John chapter 13 records this exact instance for the man who had the most important job to do: Jesus. The key event recorded in the first part of John 13 is Jesus washing His disciples’ feet. This event teaches us the humility that one ought to have as a servant of God. Jesus, the master, played the role of a servant for His disciples, teaching us that when we are put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Church, our purpose is to serve others and not lord over them. However, this occasion holds more significance than just a lesson on humility. The chapter begins saying Jesus “knew that his hour had come”. Jesus needed to complete a few important things before He died for all of mankind’s sins and amongst these few things was this sacrament of Footwashing. When Peter did not understand what Jesus was doing, Jesus explained that if He did not wash him, Peter would have no part with Him (verse 8). The footwashing conducted here had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a part with Jesus and Peter’s reaction to Jesus’ words show us just how important footwashing really is. The initial reaction that Peter had to Jesus washing his feet actually draws out more reflection points for us. Initially, Peter refused to let Jesus wash his feet because in his view, his master should never wash his feet. Peter was so confident in his own judgement, so much so that he forgot that he was disregarding what Jesus wanted. Today, in our lives, are we like this as well? Do we unknowingly trust more in our judgement of situations and things instead of trusting in God’s will and process? The last thing Jesus leaves His disciples with in this chapter is His new commandment to love one another as He had loved them (verse 34). It seems strange that Jesus called this a new commandment since the commandment of love has always been there, since old testament times. However, this new commandment gives this love a new reference point: Jesus. It sets a new standard to not just love others as ourselves, but to love others unconditionally and sacrificially just like Jesus. This new commandment of love is also further explained to be the mark of the disciples of Jesus for all to see. In our lives today, this is still the case. Our love for others should be apparent and should show others the true meaning of being a Christian.

关于本会

我们是真耶稣教会,一间建立在耶稣与使徒们的教导上的全球性非宗派教会。藉由圣灵创立,我们的使命是把全备的救恩真理传向地极/世界尽头。

关于本会

We have four places of worship, and we gather for Sabbath and night worship services. We welcome you to join us for any of our in-person services!

参与崇拜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