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的不足与过错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容易,尤其是当我们需要来到神面前时。

5 分钟阅读
我们心中有一个隐晦的恐惧:如果我已经离祂太远了怎么办?如果这次祂拒绝我了怎么办?这种微妙的恐惧如同脑海深处的低鸣,侵蚀着我们的信心,给神的爱与应许蒙上阴影。当这种恐惧变得难以承受时,我们可能会转向世界寻求快速的安慰。那些轻松选择的诱惑,比起面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或等待神的回应,似乎没有那么可怕。然而,属世的安慰是短暂的,它带来的是片刻的慰藉,却无法真正医治我们。
撒迦利亚书 10:6 提醒了我们一个能平息恐惧的真理:
““我要坚固犹大家,拯救约瑟家,要领他们归回。我要怜恤他们,他们必像未曾弃绝的一样。都因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我必应允他们的祷告。”
神看见我们的恐惧,并以慈爱与怜悯来回应我们。我们的神不同于世上的任何一位君王与掌权者,祂有怜悯,行公义,是信实又公义的。祂是那位充满怜悯的牧者,祂的心是不会轻易放弃祂的子民。虽然以色列曾背离、悖逆祂,神却透过撒迦利亚传递出盼望、医治与复兴的信息。祂渴望带他们回转,坚固,拯救,复兴祂所拣选的百姓(撒迦利亚书 10:6, 10:8, 10:12)。
作为祂的儿女,我们有这特权向祂呼求。所以,在疲惫和等待的季节里,我们应当寻求祂,祂必垂听我们的呼声(撒 10:6)。
然而,我们不应被动地与神同行,而应以行出来的信心与顺服前行,好叫我们不至像糠被火烧尽(马太福音 3:12)。我们知道,在这场属灵争战中,耶稣终必得胜。但一个令人警醒的问题仍存在:我们会被发现站在祂那一边吗?
耶稣亲自告诉彼得,撒但想要筛他像筛麦子一样。但祂也说:“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路加福音 22:31–32上)因此,我们要抓住祂的应许,这样我们的路程就不孤单;藉着祂的同在,我们将如同勇士在战场上践踏仇敌,因为主与我们同在(撒 10:5)。
愿我们成为奉祂名而行的人,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变强大,而是靠祂的名(撒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