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分钟阅读
圣经中清楚地记载了人领受圣灵的情况。当一个人领受圣灵时,他/她会说方言。在使徒时代,这是一件可以看见也可以听见的事情。不是凭感觉来判断的,而是有明确的迹象表明神的灵已住在那人里面。这也是使徒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领受圣灵的唯一标准。圣经告诉我们神的话是真实的。从几千年前直到如今,神的灵一直在带领这项工作。圣经中也提到“真理的圣灵”,说明真理与圣灵是不能分开的。因此,我们今天对圣灵的认识,不能也不应该改变。
我过去并不是一个基督徒。但当我来到真耶稣教会时,我看见教会中有圣灵同在。我观察到,当一个人领受圣灵时,他会说方言。在我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我亲身经历了圣灵的感动,后来也领受了圣灵,并通过说方言表现出来。当时我心中有许多疑惑。我问一个也是基督徒的朋友:“圣灵是什么?”他回答:“圣经里有记载,但我也不太确定。”后来我来到真耶稣教会,开始查考圣经,才明白自己所经历的,正是2000年前信徒所经历的——他们领受了神所应许的圣灵,并说起方言。
如今,在基督教界中,每个人对圣灵的凭据有不同的看法。但既然我们都相信耶稣是救主,就应该相信主所赐下的唯一真理。因此,我们要回到圣经中查考。在这么多关于圣灵凭据的说法中,圣经到底怎么说?
我们来思考五种对圣灵凭据的主张:
主张一:只要相信基督,就已领受圣灵
使徒行传19:2:保罗来到以弗所时遇见几位门徒,问他们:“你们信的时候领受圣灵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也未曾听见有圣灵赐下。”
这节经文清楚地告诉我们:信主不等于领受圣灵。面对不同的观点,我们要回到圣经来看。若是信主就一定有圣灵,那这些门徒为何回答说“连圣灵有没有都没听说”?这令人费解。更何况,如果信主就有圣灵,保罗就不需要多此一问。
那么,保罗如何判断他们有没有领受圣灵?甚至这些门徒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领受。
有人可能说:这些门徒只是接受了约翰的洗,而非耶稣的洗,所以信仰还不完全,自然没有圣灵。
真是这样吗?
使徒行传8:1-4:耶路撒冷教会受逼迫,门徒四散。第5节记载腓利下到撒玛利亚,向百姓传讲基督。注意,这里传讲的是基督的福音。第6节提到群众都一心听腓利所讲的,看到他行的神迹奇事。接着第9-13节记载,有一个行邪术的西门也信了。腓利所传的是基督的福音,撒玛利亚人(8:12) 和西门 (8:13) 都相信了。可是却没有领受圣灵使徒行传8:14-17 记载圣灵还未降临在他们身上。由此可见,这些人即使信了主,也还未得着圣灵。
我们若回到使徒行传19,然后假设说这些门徒没有圣灵是因为信的是约翰,不是耶稣基督,那请思考撒玛利亚人信的是耶稣,却同样还未领受圣灵。
可见,无论是信约翰还是信耶稣,这些信徒都没有领受圣灵或有圣灵的凭据。
主张二:有神迹奇事就是有圣灵
使徒行传 8:7 - 腓利能行神迹奇事,并传讲基督。撒马利亚的人听了基督的福音,就信了,也得了医治。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里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现象。西门是个行邪术的人,他曾使撒马利亚人惊奇很久(第9节)。然而,当人们见到腓利所行的神迹时,他们比之前更为惊奇。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行神迹不一定代表能力来自神。就连西门行邪术也能使人惊奇。但神的大能胜过了邪恶的力量。
然而,我们还没有看到圣灵降临在这些人身上。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神迹奇事的出现,并不代表圣灵的同在。神通过神迹奇事彰显祂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明白真理,使人信主,引导人认识圣灵。
虽然腓利已经传了真理,也行了神迹奇事,撒马利亚人也相信了,但圣经清楚记载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身上。这说明即使在使徒时期,有神迹奇事随着福音的传讲,圣灵的降临却是按神的时间成就的。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要回到圣经的教导中去认识圣灵,而不能单凭神迹奇事就断定某人有圣灵。不是每一个神迹都出于神。有时就像西门那样,虽然能行奇事,人们却误以为是从神而来。因此我们不能以神迹奇事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领受圣灵的标准。
主张三:受洗就有圣灵
使徒行传 8:12-13 - 撒马利亚人信了基督,也受了洗。但圣灵尚未降临在他们身上。使徒行传 8:14-15 告诉我们,当时在耶路撒冷的使徒听说撒马利亚人领受了神的道,就差派彼得和约翰去为他们祷告,使他们可以领受圣灵。由此可见,一个人即使受了洗,也不代表自动就领受了圣灵。
使徒行传 19:5 - 我们回到在以弗所的门徒。当保罗为他们施洗之后,他还必须为他们按手,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身上(使徒行传 19:5-6)。
那么,领受圣灵的记号是什么呢?圣经记载的记号是说方言(使徒行传 19:6)。因此,圣经清楚指出:无论是撒马利亚的信徒,还是以弗所的信徒;虽然他们已经信了耶稣基督,并奉主耶稣的名受洗;虽然他们当中也有神迹奇事的显现;但他们仍然还没有领受圣灵。
主张四:信主后有喜乐就是有圣灵
“我信了耶稣之后,感到非常喜乐。这说明我已经领受了圣灵。信主以后,我不再抑郁了,这一定是圣灵在我里面的证据,不然我怎么会这么开心呢?”
使徒行传 8:7-8 记载:有病的得了医治,污鬼被赶出去,那城里就大有欢喜。然而,根据本章事件的时间顺序,当时撒马利亚人还没有领受圣灵。那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喜乐呢?因为有病的、被鬼附的都得了释放!主的话语充满能力,带来盼望。人听到真理的福音,自然会感到喜乐。但这并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领受圣灵的根据。
主张五:爱心就是圣灵的凭据
使徒行传 10:2 - 有一位外邦人名叫哥尼流,是一个虔诚人,他爱神也爱人。圣经说他敬畏神,乐意赒济百姓,常常向神祷告。但当我们继续读下去,就会发现他当时还没有领受圣灵。
其实,不信耶稣的人当中,也有许多行善、有爱心的人。但我们不会因此就说他们已经领受了圣灵。当然,我们盼望他们有一天能领受圣灵。但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领受圣灵的凭据是说方言。圣经对此有明确的记载。
所以我们不能以一个人是否有爱心,来判断他是否已经领受圣灵。
说方言是领受圣灵的唯一凭据
那么,领受圣灵的凭据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知道领受圣灵的凭据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相信基督的人并不是立刻就领受了圣灵。
使徒行传 8:17-19 记载,使徒为信徒按手之后,他们才领受圣灵。撒马利亚人和以弗所的信徒都是如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领受圣灵是可以被观察到的。那么,能观察到什么呢?使徒行传 19:6 说,门徒们开始说方言。而在使徒行传 8 章中,行邪术的西门“看见”了这一现象,并愿意出钱向使徒购买这能力。西门听见也看见了当时发生的事情,所以他愿意出钱,但他却有错的观念。
我们已经讨论过几种被认为是领受圣灵的“凭据”:
一个人可以信了基督,却还没有领受圣灵。
神迹奇事虽然发生,也不代表此人已经领受圣灵。
已经受洗,也不代表已经领受圣灵。
有喜乐,也不代表已经领受圣灵。
有爱心,也不代表已经领受圣灵。
使徒行传 2:38-39 - 彼得告诉那些守逾越节的犹太人要悔改、受洗,就必领受所应许的圣灵。在这之前我们看到,门徒们聚集祷告时,圣灵降临(使徒行传 2:1-4)。圣经描述,当时有从天上来的响声,门徒开始说出他们自己也不明白的语言。这是门徒首次领受圣灵的现象,是别人可以“看见”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教导不是彼得自己说的,而是耶稣亲自的吩咐。在耶稣复活后、升天之前,他吩咐门徒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圣灵(使徒行传 1:4-8)。彼得遵从主的吩咐,留下来祷告,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当时,许多人都看见这个现象,他们的信心建立在耶稣的教训和吩咐上。
马可福音 16:15-17 中,耶稣升天前告诉门徒: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并且有神迹随着他们——他们奉主名赶鬼,并要说新方言。
因此,领受圣灵是一个神迹,也是一个“记号”。当一个人领受圣灵,他/她自己应该是知道的。因此,使徒约翰在约翰一书 3:24 中说:“遵守神命令的,就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我们所以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是因祂所赐给我们的圣灵。” 五旬节的时候,有些人虽然不信,却看见了这个记号,这应验了耶稣的应许。但最关键的是:人必须求圣灵。门徒遵守耶稣的命令,留在耶路撒冷祷告。使徒行传 1:5 记载这命令是主升天前亲自交代的。
事实上,在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前,他已经在路加福音 11:11-13中告诉门徒,要像儿子向父亲求食物那样,向天父求圣灵。
在约翰福音 4 章,耶稣与撒马利亚妇人谈论“活水”,这“活水”其实指的就是圣灵(约翰福音 4:10)。这可以从主耶稣在约翰福音 7:37-39 中提到“活水”时清楚看出,当时祂所说的就是指着圣灵而讲的。
约翰福音 7:37-39 - 圣灵还没有赐下,是因为耶稣尚未得荣耀。在主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前,祂已经将这件事告诉了门徒。而在五旬节的现象中,门徒开始说方言。因此,领受圣灵唯一的凭据就是说方言,这是可以“看见”也可以“听见”的现象。这不是一种感觉,也不是其他外在现象所能取代的。信主、受洗、有喜乐、有爱心,甚至有神迹奇事的发生——都不能作为领受圣灵的凭据。
领受圣灵说方言是唯一的凭据。这个证据很重要,因为若没有这个凭据,就表示那人没有基督的灵。正如罗马书 8:9 所说:“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
使徒时代,众人看见门徒领受圣灵时的表现,还以为他们是醉了(使徒行传 2:5-13),但彼得站起来解释说:这就是圣灵的恩赐,说方言是其凭据。
有些人误解圣经,例如引用哥林多前书第 12 章和第 14 章。我们必须分辨清楚:“使徒行传 2:38”中彼得所说的“圣灵的恩赐”在原文希腊文是 单数,dorea(礼物)。当耶稣在约翰福音 4:10 向撒马利亚妇人谈到“神的恩赐”时,用的也是单数 dorea。
但哥林多前书第12章和第14章中所提到的“恩赐”(gifts)这个词,与使徒行传 2:38 和约翰福音 4:10 中的“恩赐”是不同的字。
在哥林多前书 12 章和 14 章中,“恩赐”是复数,希腊文是 charismata。首先,圣灵本身就是神赐给人的恩赐(dorea);其次,圣灵还会赐下多种不同的恩赐(charismata),在这里圣灵是恩赐的赐予者。
我们在研读哥林多前书12章和14章时必须非常清楚:这里提到的恩赐是"charismata",这与使徒行传2:38中主耶稣所应许的恩赐(dorea)是不同的。我们必须明确:在使徒行传2:38中,圣灵本身就是神赐给人的恩赐(dorea);而在哥林多前书12章和14章中,圣灵则是赐下各样属灵恩赐(charismata)的赐予者。
让我们仔细分辨其中的差异:哥林多前书12:10提到的"说方言的恩赐"(charismata)只是赐给少数人的;而使徒行传2:38所应许圣灵的恩赐 (dorea) 带来的说方言,是赐给每一个领受圣灵之人的。哥林多教会中有人领受了"用方言讲道"的恩赐,但这只是少数人所得的。神也会赐给另一些人"翻方言"的恩赐(林前12:10)。
用方言讲道和用方言祷告是两回事。前者是偶尔性的(为造就教会);后者是持续性的(为造就自己)。在会众中用方言讲道必须有人翻译(林前14:27),但圣灵所赐说方言的恩赐,是为了让我们能用灵祷告(林前14:2)。哥林多教会过分推崇用方言讲道,导致聚会混乱。保罗劝诫他们:
不是否定恩赐的重要性;也不是比较恩赐的优劣;而是要纠正聚会无序的问题。
他的意思是:若用方言讲道却无人翻译,听众不明白,就不能得造就。这样,倒不如用易懂的话讲道使人得益处(林前14:1-5)。保罗从未轻视这些恩赐,只是强调:若无人翻译,就当在私下用方言祷告(林前14:2),而非禁止说方言。
有人因哥林多前书12章和14章就推断"我们不需要说方言",但根据我们刚才查考的经文,说方言始终是领受圣灵的唯一明证。愿神开启我们的心,使我们能明白这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