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查考

每日读经

透过耶稣的话语与他日近

所有每日读经的灵修文章

按书籍筛选:
罗马书

罗马书 第11章 - 保守在祂的恩典中

被神拣选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一个充满不信与诱惑的世界中,我们又如何保守在祂的恩典里?

阅读文章
罗马书

罗马书第10章: 你将在哪里传福音?

当保罗写罗马书10章时,很可能心中挂念着许多的人。 一些研究估计,保罗是在第三次宣教旅程中写的这卷书。他是写给住在罗马的基督徒,希望最终能亲自拜访他们。 第三次宣教旅程自然意味着他之前也经历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事实上,确实如此。 不像我们教会今天的宣教旅程通常只限于一个国家,保罗的旅程遍布小亚细亚地区。所以,他访问了许多城市,牧养了数百甚至可能上千的信徒。 保罗对这些相识过的基督徒心怀真诚,也为他们采取了许多实际行动。 保罗曾写道,他切切地想念着腓立比的弟兄姊妹(腓立比书1:8-9)。他也写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说:“我们即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 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弟兄们,你们记念我们的辛苦劳碌,昼夜做工。。。”(帖前 2:8-9) 此外,他明确提到自己为哥林多、腓立比、歌罗西、帖撒罗尼迦的教会祷告(林后13:7;腓1:9;歌1:9;帖后1:11)。 保罗知道神呼召他作“外邦人的使徒”(罗11:13),他也以身作则,成为我们效法的好牧者。 但这还不是全部。 他心中的渴望,仍然是让更多人认识我们的神。 在罗马书10:1,保罗写道:“弟兄们,我心里所愿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 这实在令人感动,尤其是因为之前保罗曾尝试向犹太人传福音,但被神引导转向外邦人。 他所做的远超许多人在传福音时可能会考虑的努力。 然而,看到犹太人得救的热情,依然驱使着他。 这让我想到我们的会众对传福音的心。我们有多常将神对人类的爱转化为行动,传扬祂的话语?我们有多渴望看到更多的灵魂得救? 还是说,我们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得救感到漠不关心? 对于那些渴望传福音,但觉得他人反应不佳而感到无助的人,我们可以用保罗的眼光重新振奋信心。他看到了主的能力和祂的个人努力。 “又有以赛亚放胆说: “至于以色列人,他说: 在神的救赎计划中,祂希望拯救全人类(约3:16)。 保罗看到了通过信仰那唯一真神——耶稣基督,种族和民族都能合而为一的团结。他也看到并被跟随基督、顺服神的义的祝福所激励(罗10:3)。 我们的文化偏见是否渗透到我们的福音工作中,以至于只愿与某些族裔、民族、部落或国家的人分享福音? 我们是否忘记了神的良善、祂呼召的盼望,以及祂在福音中所赐的救恩大能? 在基督里,没有中国人、新加坡人、印度人、缅甸人、伊拉克人、奥地利人、芬兰人、阿尔冈金人、毛利人、加纳人等的区别。。。 今年,你的福音工作将从哪里开始呢?

阅读文章
罗马书

罗马书第九章:以色列的被弃并不妨碍神的旨意

在上一章中,保罗宣告,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 然而在第九章中,出于对自己同胞的爱,保罗表达出自己情愿为他们被咒诅、与基督隔绝的心意: 作为神所拣选的子民,以色列人曾蒙受极大的恩典: 然而,在骄傲中,许多以色列人拒绝并轻看了神的呼召。但他们的拒绝并不意味着神的话失败了。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唯有那些蒙神拣选的人,才是真正属神的儿女。 圣经中处处显明神主权性的拣选:以撒被拣选而不是以实玛利(加拉太书4:22–23;罗马书9:7–9);雅各蒙召而以扫这个长子被放弃。最终,神的呼召不仅临到犹太人,也临到外邦人。 今天我们中间有些人可能会疑惑:那我们该如何成为祂的子民,得着祂的怜悯呢?我们要记住,神喜悦我们顺从祂。圣经清楚启示祂的命令:悔改并受洗(使徒行传2:38)、领受圣餐(约翰福音6:53–58)、守安息日为圣(以赛亚书58:13–14),并遵守祂的一切诫命。 这并非全部的教导——其他重要教义还包括:领受圣灵(使徒行传2:38;8:17),以及洗脚的实践(约翰福音13:14–15)等。随着我们在信仰上不断成长,也当持续在圣经中寻求祂的旨意,并殷勤遵行祂所吩咐的一切。 此外,当我们成为祂的子民之后,更当警醒、谦卑,免得跌倒:

阅读文章
马太福音

Matthew Chapter 28 - God will be with us always, for our entire lifetime.

Jesus sees the effort we put in for Him, to draw closer to Him, and He will draw near to us when we draw near to Him.

阅读文章
罗马书

罗马书 第8章: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罗马书》 大约写于公元55年至57年之间,被认为是保罗在教义阐述上最为完整的一封书信。在写这封书信时,罗马的基督徒群体正面临着来自罗马皇帝的外部逼迫,以及犹太基督徒与外邦基督徒之间的内部纷争。因此,保罗渴望前往罗马坚固他们的信仰(罗马书1:13-15)。 在保罗的时代,罗马是一个人口达一百万的主要城市和政治中心,皇帝和元老院均驻于此。居民包括奴隶、被释放的奴隶、罗马公民,以及军政贵族。该城市的大多数人信奉多神教,受希腊神话影响,崇拜神祇、半神以及罗马皇帝。在犹太教与基督教出现之前,只要人们愿意把皇帝列入崇拜对象,官方大多容忍各种宗教。到了公元40年,基督教在罗马已经成为一股重要力量。尽管教会最初如何在罗马建立仍不明确,但许多人相信它始于那些曾到耶路撒冷朝圣并带回福音的犹太人。甚至有人认为早在五旬节时,福音就已传入罗马。 当时的基督徒并未聚集在一个统一的会众之中,而是分散在多个家庭教会中聚会敬拜,例如保罗在《罗马书》16:3-5中提到的百基拉和亚居拉。据信,早期教会主要由犹太基督徒领导。然而在公元49至54年期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公元前10年8月1日-公元54年10月13日)将犹太人驱逐出罗马。在这五年中,教会的领导权转由外邦基督徒接手。等到犹太基督徒被允许返回时,他们发现教会已大不如前。于是,双方产生矛盾,犹太基督徒试图在日常基督徒生活中重新融入旧约律法,例如割礼的实践。为此,保罗在《罗马书》中花费大量篇幅阐述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罗马书9:1-5, 30-32;11:11-16),以及因信称义与遵守摩西律法的区别(罗马书3:22;4:6-12;5:1)。 除了内部纷争,保罗时代的基督徒也面临严峻的逼迫。《罗马书》写于尼禄皇帝(公元37年12月15日-公元68年6月9日)统治初期。尽管他的统治仅有14年(公元54至68年),却因残酷逼迫基督徒而臭名昭著。这种逼迫起始于罗马大火(公元64年7月18日至23日),大火摧毁了三分之二的城市。许多人认为尼禄是纵火的幕后主谋,为的是拆旧建新、以自己命名新城。然而在政治压力之下,他将责任推给了基督徒。作为惩罚,基督徒被每日点燃,成为照亮尼禄花园的人体火炬;在角斗场中,他们被野兽撕裂。对基督徒的迫害持续恶化,延续至戴克里先皇帝(公元303-311年)时期,耶稣复活之后的250年间,基督徒始终处于被压迫状态。他们遭受讥讽、钉十字架、斩首、酷刑折磨,被野兽撕咬,甚至被火焚烧。使徒约翰被放逐至拔摩海岛;保罗在罗马被斩首;彼得则倒钉十字架。难怪保罗会如此形容使徒的命运:“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哥林多前书4:9-10) 在这样极度不人道的环境中,保罗一再安慰罗马的基督徒:“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马书8:18)尽管耶稣不在肉身中与他们同在,保罗仍鼓励信徒:“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马书8:26)尽管他们每日生活困苦,保罗指出,苦难对那些忠于神的人而言,可以成为助力而非阻力:“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罗马书8:28)最终,保罗以一连串反问句结束劝勉,表达他对基督的坚定之爱:“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马书8:35, 37) 两千年过去了,耶稣升天之后,世界在新冠疫情爆发三年后迅速改变。我们是否还能如此勇敢、自信地宣告: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是社交媒体?思维模式的转变?信息爆炸?人工智能?经济困境或繁荣?健康问题?人际关系?亲人?战争与战争的谣言? 参考资料

阅读文章
罗马书

罗马书 第7章:神的律法不好吗?

今日的章节澄清了基督教界一个关键误解: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律法。 有些基督徒甚至将律法描述为信徒应当回避的事物,并引用 《罗马书》 6:14, "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 鉴于如今 “在恩典之下” 的结果,有些人甚至认为神当初在旧约设立律法是个错误。 这种误解尤其源于常见的表述"律法与恩典",将二者置于对立面。 但细读 《罗马书》 第7章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保罗深知自己是在"对明白律法的人说话"(罗马7:1),因此着力纠正关于律法的误解。 关于律法,保罗究竟写了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律法的本质? 1. 律法不是罪。 "这样,我们可说甚么呢?律法是罪么?断乎不是!"(罗马7:7上) 律法并不亏缺神的荣耀(罗马3:23),也不是神想要撇清关系的事物。 2. 律法确立了神公义的标准,使我们藉此认识罪,进而明白神的圣洁。 "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为罪。非律法说,『不可起贪心。』 我就不知何为贪心。"  (罗马7:7下) 《加拉太书》 3:24更指出:"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 律法帮助我们——和犹太人——认识耶稣基督及其圣洁,使我们能信靠跟随祂。 3. 律法绝非邪恶或罪恶,相反,它是圣洁良善的。 "这样看来,律法是圣洁的,诫命也是圣洁,公义,良善的。"(罗马7:12) 律法是 “那良善的” (罗马7:13),且 “律法属乎灵”(罗马7:14)。保罗如此反复强调,可见其坚定立场。 4. 神设立律法本为赐生命,是人的罪性招致死亡。 “既然如此,那良善的是叫我死么?断乎不是.叫我死的乃是罪。但罪借着那良善的叫我死,就显出真是罪.叫罪因着诫命更显出是恶极了”(罗马7:13)。 "因为我们属肉体的时候,那因律法而生的恶欲,就在我们肢体中发动,以致结成死亡的果子。"(罗马7:5) 问题的根源在于罪。 5. 没有律法,罪就无从显明。 "没有律法罪是死的。"(罗马7:8下) 若没有律法,罪就无从显明,因为人失去了衡量过犯的公义标准。然而,我们不可因想除罪就废除律法(马太5:17-18)。若没有神设立的绝对公义准则,我们怎能分辨基督的良善,又怎能判定谁是邪恶呢? 这些真理或许令人沮丧,尤其当我们正与难以克服的罪争战时。 但保罗通过本章结构向我们传递盼望。 开篇以婚姻做比喻——妻子因丈夫去世脱离婚约,我们亦因基督之死脱离律法,但我们还无法被称为义,"叫我们结果子给神。"(罗马7:4)。 结尾处保罗将比喻转化为信仰宣告:“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感谢神! 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罗马7:24-25 )。 神的计划远超想象。 神设立律法,既为彰显祂的圣洁,引导我们归向基督(提前1:9),又为审判恶人;同时祂深知我们的软弱,就差遣独生子耶稣基督来拯救我们——使我们得以脱离那靠自己无法挣脱的罪性,获得救赎之恩(约翰3:16)。 接下来当如何行? 若你尚未悔改,当 (使徒2:38)。 让耶稣在你心里动工,施行心灵的割礼。这场胜过罪的征程需要我们终生持守神的诫命, 尽心爱主, 倚靠恩典前行(罗马7:6;罗马2:25-29;申30:6)。

阅读文章
罗马书

罗马书 第6章 - 十架之路

“因我们的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路加福音 1:78-79) 当起初的亚当吞下善恶果后 命运的齿轮开始缓缓地转动 人 终究还是逃不过时间的枷锁 每活一天 就是离死更近一点 死亡的触手在灭亡的大路上狰狞狂舞 所有快意的驰骋都是加速灵魂的沉沦 吃了只会再饿,喝了只会再渴 放纵狂欢只会更加空虚惘然 苦啊! 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 末后的亚当献上自己的性命 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 为我们这在黑暗权势下的人 开了一条充满光明的救恩路 若要得着生命 必先舍弃生命 大水的洗礼洗去了我 我仿佛来到了十架下 正午的阳光斜洒下来 照亮了耶稣的宝血 此刻只有我和祂 祂的血滴下来 滴在了我的心上 我死了 但我知道 我又活了 死是向罪死的 活是向神活的 向左,向右,向前看 朋友,愿你也找到了那永生的小路 信心作雨,恩典为露;主所引领,一路生花!

阅读文章
罗马书

罗马书 第5章 - 那时神爱你,今天神仍然爱你

你是否曾经觉得自己犯的罪太多,以至于神不再爱你? 也许你内心感到不安和羞愧。 我是个基督徒,我在教会事奉神,但为什么我还是这样会在试探面前跌倒? 又或者,你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真正亲密、充满爱的父子关系或朋友关系。 如果我属世父亲如此严厉和疏远,那神作为我的天父到底意味着什么? 无论我们现在处于什么光景,我们都可以藉着默想神为我们所做的事来紧紧抓住祂的爱。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 5:8) 神爱你,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你,为你而死(约翰福音 3:16)。祂爱你,并不是在你用完全的顺服打动祂之后,而是在你还很软弱,身为一个无力的罪人反复跌进同一个黑暗中时,祂就已经爱你了。 耶稣也为你洗过脚。祂甘愿触碰你身上最污秽的部分,并将它洗净。 因为你已经受洗归入祂的宝血,今天只要你悔改,祂就会洁净你那些连自己都不愿面对的污秽罪孽(约翰一书 1:9)。当祂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祂早已知道你会如何跌倒。祂在你最糟糕的时候就已经爱你了。 祂知道你无法自我拯救,就将“义”赐给你(罗马书 5:17)。祂知道你多么容易重蹈覆辙,就赐下圣灵住在你里面,在你与罪争战时赐给你力量。每一天,神都站在你这边。 祂知道你的心有时会欺骗你,所以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你心里(罗马书 5:5)。 不是涓涓细流,不是一点一滴,而是浇灌下来。 我们的神满有怜悯。祂知道你想要紧紧抓住祂的爱。你可以这样祷告: 主啊,我渴望来体验祢的爱。 主啊,我渴望认识祢。 主啊,请将祢的爱浇灌在我心中,紧紧牵引我靠近祢。 那时神爱你,今天祂仍然爱你。 请与你的家人或教会弟兄姊妹奉主耶稣的名聚集在一起。一起阅读约翰福音第十三章,记载耶稣为门徒洗脚的经文。特别留意约翰福音13章1节中提到耶稣深沉的爱——这是祂行为的出发点。 准备一些水盆、毛巾和椅子。轮流为彼此洗脚,让一人坐在椅子上,另一人为他/她洗脚。你们也可以在背景播放一些诗歌。 结束后,一起思考以下问题: 若你希望更深入地理解这段经文,欢迎阅读我们的查经指南( 与 )。

阅读文章
1
...
5
6
7
...
27